应用案例

领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力发展无人机四大动力

农机合作社关注植保无人机

        从农业合作社来看,一些合作社不但本身托管了几千亩土地,也对外提供全程机械化的作业服务,植保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这是未来的方向,但是可能还需要 3 ~ 5 年的时间去进行探索。有的合作社非常关注国家对无人机的补贴政策,有意向去购买。短短两年的时间,植保无人机已经成为大家必谈的话题,加上国家绿色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政策的导向推动,农机合作社作为对先进农机产品最敏感的群体,从种种行为中可以看到,他们认为其中蕴含巨大商机,值得投入。

种植大户巨大的兴趣

        种植大户植保机械选择多,植保无人机能不能广泛推 广还要看效果和成本。作为最精打细算的种植大户来说, 不管用没用过,对于无人机植保都保持了巨大的兴趣,巨 大的热情也为无人机植保服务者带来了希望。种植大户 进行植保的方式大概有 4 种: 人工、拖拉机改装机器( 拖拉机背负式和水管式)  、自走式植保机、植保无人机,目前仍以人工和拖拉机改装机器为主,自走式植保机和植保无人 机仍处于不断演示推广的阶段。以东北地区来说,仍以半 人工半自动化的方式为主,约 70% 的方式是以拖拉机改
装的机器,这种机器作业效率也可以达到每天 200 亩左右,像内蒙古地区、农垦地区大面积的地块,一台拖拉机植保作业,还需要另外一台拖拉机拉着装满水的水桶配合使用。拖拉机改装设备的作业价格每亩约5 元左右,机器改装的成本约 5000 元,而无人机的成本在4 万元,作业价格每亩在 10 元左右,拖拉机的改装设备在价格、获取成本上有优势,是目前无人机植保推广的重要对手。无人机植保能够做到路线规划和断点续航,大面积作业的时候能够不漏喷、不重喷,省水省药,而且喷药人员与农药分离,因此在农资使用量、人员安全等方面具有优势。 

国家补贴政策的推动

       从国家政策来看,在 2016 年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农业机械化司司长李伟国表示,扩大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促进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允许在适宜地区开展植保无人飞机补贴试点。有的省份已经在试点植保无人机补贴。虽然各省对于植保无人机的补贴情况不同,但是从国家政策的导向及试点省份的力度来看,植保无人机被纳入补贴目录是迟早的事情,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试点省份公布补贴目录信息

互联网 + 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成为助推植保机械化发展的力量之一

       现在无人机植保还面临着种种的问题,无人机的作业 价格跟地块状态相关,如地块大小,障碍物程度等,因此对无人机的性能要求较高,比如自动避障、断点续航、稳定性、续航能力等。无人机的植保作业技术趋于成熟以后, 行业发展还是要依托于互联网,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农业飞行植保近两年 发展很快,但依然处于幼苗期,行业乱象普遍存在,需要行业内各方共同维护。很多植保作业队为了快速做完,干更多的活儿,把飞行速度推得很快,飞行速度快,药液喷洒不充分,作物着药量低,喷洒效果得不到保障,可能会造成防治不明显或无效情况。本来一亩该用一箱药,结果一圈 下来只用了半箱药,后期种植户的补喷不仅费钱更浪费农 时。这就要求我们共同探讨无人机植保行业的作业标准, 规范作业流程,用科学的方法保证作业效果。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种植大户数量及专业性的上 升,现在的农民在思想上及接受新事物的开放性上远超过我们的预期,但是因为种植收入的制约,导致抵抗风险的能力仍有限,再由于新农机价格高、效果不确定等,导致种植户在选择使用新事物上还是比较保守,互联网 + 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就成为了推动种植户使用新事物的加速器, 通过这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对双方进行身份及作业能力的认证,通过共享模式,为种植户提供一揽子的农机服务解决方案。随着无人机植保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将会弥补我国在农业无人机植保应用领域的空白,农用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应用,将标志着我国农业真正走向了高科技农业时代。尤其是以上四大动力的持续推动作用,我相信领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植保无人机一定会翱翔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问题请联系18653751230微信同号)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http://www.99weimob.com/a/chanpinzhongxin/chenggonganli/2018/0328/52.html否则视为侵权!

留言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