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

明年植保无人机将全面取代人力机场上作业

在空域管理上,与其它行业应用不同,植保无人机的农场作业环境远离城市,农田广袤而人烟稀少,避免了对人员的危害。此外,中国的绝大部分农作物,包括粮食农作物和经济农作物,高度都在可视范围内,比如在东北的农田,无人机相对地面高度不过1.5米左右,对其它飞行器并不造成干扰和威胁,从驾驶员执照管理方面来看,不能要求每一位参与使用的人都持有无人机驾驶人员训练合格证书。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不太现实的,未来的管理方式可能是领队的人持证就可以了。
        在《有关问题说明》中第八条,特别重申了关于植保无人机的特殊政策《征求意见稿》对符合条件的植保无人机给予了特殊政策,包括配置特许空域、免予计划申请等。主要考虑:一是植保无人机出厂时即被限定了超低的飞行高度、有限的飞行距离、较慢的飞行速度,以及可靠的被监视和空域保持能力;二是植保无人机作业飞行,绝大多数飞行高度不超过真高30米,且作业区域均位于农田、牧场等人口稀少地带;三是植保无人机作业可提高农林牧生产效率,正日益成为改善农村生产方式的有效手段。
        据了解,除了民航局针对植保无人机部分的豁免政策,农业部也一直在积极推进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先后制定了《遥控飞行喷雾剂试验方法》《农用遥控飞行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等标准,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同时开展补贴试点。2017年9月中旬,财政部和农业部及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引导植保无人机技术开发和规范应用,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选择安徽,浙江、湖南、江西、重庆、广东共6 个省(市)作为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 就在今年年初今年年初,农业部制定了《2018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加力推进高效药械减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植保专业服务组织购买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药械。
        联系上述种种利好政策,无人机在植保领域将新一轮的大爆发指日可待。甚至资本市场也敏锐的嗅到了商机。据悉,有植保无人机企业已经获得了亿元的巨额融资,这也将为无人机在植保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如有问题请咨询18653751230(微信同号), 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99weimob.com/a/chanpinzhongxin/chenggonganli/2018/0330/62.html,否则视为侵权。

留言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