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

河南省植保无人机高效防治蚜虫演练

为了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功效”原则指引下,河南省围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四个产业,启动了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助推相关产业实现“产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在该计划中,河南省农科院畜牧所、植保所等单位联合地方草业公司,针对河南省牧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病虫草害等植保问题,开展植保无人机防止蚜虫防控技术示范,推动牧草植保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吴仁海博士介绍说,再有半个月,苜蓿的第一轮收获就开始了,收获前的这半个月内,一种叫做豌豆蚜的害虫对苜蓿的危害极大,其生活周期复杂、生殖方式多样、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苜蓿等多种豆科植物的主要害虫。豌豆蚜的若虫和成虫群集在苜蓿的幼嫩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取苜蓿韧皮部汁液,从而影响苜蓿的生长发育,严重危害时甚至造成整块田的严重减产。此外,豌豆蚜还是苜蓿花叶病毒等25种病毒的主要传播者。豌豆蚜吸食苜蓿营养后,吸收利用蛋白,把大量糖类排泄出来,产生大量蜜露,在阴雨潮湿时引发苜蓿霉污病,影响苜蓿的光合作用。在美国,豌豆蚜的危害可导致苜蓿生产者每年损失大约6000万美元。在我国苜蓿种植区,豌豆蚜每年可造成苜蓿生产10%~30%的经济损失。
       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草畜专项负责人徐照学研究员说,肉牛、奶牛业是一个大产业,但多年来一直因成本高与国外存在竞争弱势。肉牛、奶牛养殖成本高不仅存在养殖环节,最主要的是国内优质牧草尤其是紫花苜蓿干草供应短缺、严重依赖进口,因此成本比较高。优质苜蓿专题负责人冯长松博士说,“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后,国家实施“振兴奶业苜蓿专项行动计划”,河南是“振兴奶业苜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省份,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全省苜蓿产业的规模、设备、技术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生产的苜蓿草质量也接近进口苜蓿,有望逐渐替代进口。此次用植保无人机防治蚜虫的苜蓿地面积有2000亩,是典型的黄河滩规模苜蓿田,它对河南省沿黄滩地10万亩苜蓿田均有借鉴与指导作用。

 如有问题请联系13964993271(微信同号)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http://www.99weimob.com/a/chanpinzhongxin/chenggonganli/2018/0413/123.html否则视为侵权!

留言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